莊則棟 - 簡介
莊則棟,中國男子乒乓球運動員。1941年生於北京。自幼喜愛乒乓球運動,13歲進北京市少年宮業餘體校。1957年入選北京市乒乓球隊,同年參加全國比賽獲混合雙打冠軍。1959年入選國家青年乒乓球隊,同年參加斯堪的納維亞國際乒乓球比賽,獲男子單打冠軍,並與同伴一起獲男子團體、男子雙打冠軍。1961年成為中國乒乓球隊的主力隊員之一。參加過第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三十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3次蟬 聯男子單打冠軍,成為中國第一個在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榮獲三連冠的人,是4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男子團體冠軍中國隊的主力隊員之一,還是第二十八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男子雙打冠軍。在當時的國內賽場,莊則棟也是成績顯赫,他還是全國乒乓球錦標賽男單三連冠,國家隊內單打三連冠(其中包括一百多場的連勝記錄)。在他當打之年(61年至71年),他獲得的冠軍頭銜數,超過了其他所有隊友所獲冠軍數的總和。1960年獲運動健將稱號。1961、1963、1965年3次獲國家體委頒發的體育運動榮譽獎章。1973年9月1日國際乒聯授予他複製的聖・勃萊德杯。1973~1976年任國家體委主任。後任北京市少年宮乒乓球教練。
莊則棟 - 個人經曆
10歲開始練習乒乓球,14歲加入北京市少年宮業餘體校乒乓球小組,15歲在北京市少年乒乓球賽上獲男子單打冠軍。
1957年,在全國乒乓球錦標上,獲混合雙打冠軍。
1958年,17歲時入北京乒乓球隊。身體素質好,采用獨特的直拍中近台兩麵快攻打法,速度快而穩。年末入選國家青年乒乓球隊,1959年末,參加斯堪的納維亞國際乒乓球賽,獲男子單打冠軍,並和同伴一道奪得男子團體和男子雙打冠軍。
1960年,獲運動健將稱號。
1961年,在第二十六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獲男子單打冠軍和男子雙打第三名(與李富榮合作),並是中國乒乓球隊獲得男子團體冠軍的主力隊員之一。
1963年,在第二十七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獲男子單打冠軍,並是中國乒乓球隊獲得男子團體冠軍的主力隊員之一。
1964年,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65年,在第二十八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獲男子單打和男子雙打(與徐寅生合作)兩項冠軍、混合雙打第三名(與梁麗珍合作),並是中國乒乓球隊獲得男子團體冠軍的主力隊員之一。
1971年,在第三十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獲男子雙打亞軍(與梁戈亮合作),並是中國乒乓球隊獲得男子團體冠軍的主力隊員之一。他為中國乒乓球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1971年4月,在日本名古屋參加第三十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中,他冒著極大的風險,勇敢地與美國運動員科恩交朋友,此事得到了毛主席和周總理的表揚(毛主席用小球轉動了地球),打開了中美兩國友好的大門,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乒乓外交”,為人類的和平做出巨大貢獻的體育界第一人。
1973年9月1日,因他三次獲國家體委頒發的“體育運動榮譽獎章”。為表彰他的突出成就,國際乒乓球聯合會授予他複製的聖・勃萊德杯。
1973年當選中共十屆中央委員。
1974年至1976年10月間,任國家體委主任。
1975年當選為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84年,任北京市少年宮乒乓球教練。
2000年,在山東濟南成立莊則棟乒乓球學校並任校長。
2002年10月30日,莊則棟國際乒乓球俱樂部成立。
2003年末,成立太原莊則棟乒乓球俱樂部。
2004年初,成立莊則棟北京信息谘詢中心。
2004年5月,在山東淄川成立莊則棟乒乓球俱樂部。
2005年6月2日,在北京成立“莊則棟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莊則棟 - 家庭生活
莊則棟與中央樂團的鋼琴演奏家鮑惠蕎於1959年相識,1967年結婚。他們的兒子莊彪、女兒莊嵐,受母親薰陶,都喜愛音樂,常練習鋼琴和小提琴。莊、鮑二人已於1985年2月離異。1987年,佐佐木敦子為嫁莊則棟,被迫放棄日本國籍,移民北京。當時莊則棟仕途失意,剛從關押的山西落實政策,到北京市教育局下屬的少年宮當體育老師。45歲的世界冠軍妻離子散,生活艱難,和老母擠在在祖傳的四合院裏。在少年宮教小孩打乒乓球謀生,每月隻有幾十塊工資,加上三個世界冠軍費30元(一個世界冠軍10塊,他連得三屆)。離婚後每月給給老母30,給孩子撫養費40,自己生活費30。這時候,佐佐木敦子找到少年宮,要求戀愛。但是當時中國還不開放,與莊則棟戀愛的佐佐木敦子被限期離境,中國駐東京大使館不給佐佐木簽證。北京不給莊則棟發護照,不許莊則棟出國。他們冒死上書要求結婚,經過書記處、政治局、王震、胡耀邦……最終鄧小平批準,才得以成婚。最終佐佐木敦子自願放棄日本國籍,當中國人,移民北京。20年貧賤夫妻,鞍前馬後,伺候老莊起居生活。
原在日本公司上班的佐佐木敦子加入中國籍後,失去日籍高薪職位,變成胡同家庭婦女,過著普通老百姓的慘淡生活。兩個人住在前圓恩寺的胡同裏,患難夫妻上下班經常與老鴨迎頭相撞。一直到老莊退休,莊氏夫婦每天騎自行車往返少年宮和前圓恩寺老房子,夫唱婦隨,風雨無阻。20年前,兩位就是老鴨朋友,現在同是《一個人的遠行》作者。
莊則棟 - 乒乓球外交
眾所周知,乒乓球在中美建交史上扮演了“破冰者”的角色。莊則棟則是“乒乓外交”中的關鍵人物。
1971年,第3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日本名古屋舉行。美國運動員科恩誤上了中國隊班車,莊則棟主動上前向科恩打招呼,並且贈送了禮物。在中美關係尚未恢複的年代,這樣的舉動很快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各國記者紛紛拍照,進行圖文並茂的報道。
中美關係“解凍”當時正需要一個契機。毛澤東和周恩來得知莊則棟和美國隊員交往的事後十分重視,當即拍板,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由此開始了“小球推動大球”的“乒乓外交”,莊則棟更受到毛澤東表揚,“不但球打得好,還會辦外交,此人有點政治頭腦”。
莊則棟是中國乒乓球運動員中第一個獲得男子單打“三連冠”的選手,即連續三屆世乒賽奪得男單冠軍,同時還是我國男團“三連冠”的主力隊員,是60年代成績最為優異的乒乓球選手,也是當時中國乒壇當之無愧的第一主力。此外,莊則棟還為打開中美關係大門起了極為關鍵的作用,是“乒乓外交”的功臣之一,這點在運動員中也是無人可比的.
莊則棟 - 傳奇人物
莊則棟,世界乒壇上一個傳奇式的人物、中國體育史上一座永恒的豐碑,他曾經三次蟬聯世界冠軍、全國冠軍、國家隊內部冠軍,這個紀錄至今無人打破。他的乒乓之道起步於新中國的艱難歲月,他的乒乓精神鼓舞一代人的創業激情,對此《經濟日報》於2004年12月24日,用整版的篇幅,進行了重要的專題報道;他與美國運動員科恩的邂逅並大膽接觸,奠定了“乒乓外交”的基石,使得乒乓球真正成為了我們的“國球”,他為“小球轉動地球”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完成了幾代人的夢想與追求,創造了迄今無人能超越的神話。
莊則棟 - 榮譽
2011年7月13日,由北京市體育總會、北京市體育記者協會聯合舉辦的北京體育“世紀十佳”評選揭曉頒獎典禮,當選“世紀十佳”男運動員。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